現場展櫃演示


現代法律的限制

隨著「藥事法」、「動保法」對宮廟醫療行為的限制,加上健保普及後就醫的方便性提升,藥籤文化在台灣快速的消退,在首都台北這樣的現象更為明顯,即使離開大台北,也有許多的寺廟對於藥籤抱持著「落後」的負面態度,甚至早已遺忘。我們田調到桃園大溪時,蓮座山觀音寺即使有藥籤的存在,但在宮廟中仍提醒信眾不要購買來歷或標示不明的藥品,甚至廟裡的住持也不建議信眾來廟宇抽取藥籤當醫療判斷。

不過在限制之下,也有寺廟選擇與科學中醫合作,分析藥籤背後的科學根據,如台北的保安宮就與北京的中國醫藥大學合作,分析《保生大帝藥籤解》裡的科學根據,發現除了延續千年的「經驗方」外,也有些是從《傷寒雜病論》與《黃帝內經》等著名中醫經典裡演變而來的藥方,除了科學分析,隨著動保法的興起,也有不符合當下的藥材,如所謂的虎骨、熊膽等也逐漸地被淘汰。

除了這些藥籤嘗試的轉型外,也有非常多的學術紀錄,將藥籤文化保存下來。像日本人吉原昭治在1990年便寫過《台灣寺廟的藥籤研究》,替藥籤文化留下紀錄。

藥籤文化的信仰會不會消失呢?「葆德中藥行」老闆在田調時,講道即使當今人們可藉由科學中醫或西醫來判定疾病,但當人們被科學宣判為「無藥可醫」,相當於死刑宣判的時候,在「求生欲」的催使下就會想辦法活下來,那麼藥籤就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救命稻草,因此除了有醫療功用外,藥籤更扮演著病人心理上所需要的精神寄託支持,所以「葆德行」老闆相信,即使藥籤在法律與大環境的限制下,會不斷的改變與調整,但藥籤文化最深處使人安定的信仰仍會延續下去。


現代保生大帝藥籤解書,右側圖板則是展示了部分現代有爭議的藥材:油蟲沙、鹿胎、虎骨膠等


下圖則是現代學者撰寫的研究書刊

現代符咒型藥籤


保生大帝籤解書部分內文
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